“隱形眼鏡護理液之前就發生過不良反應事件,國家藥監局曾著手調查過博士倫這樣的大品牌護理液;而國產安全套之前也有過多次質量隱患的傳聞或報道。”一位行業觀察人士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雖然相比藥品、保健品,醫療器械看似誕出“黑天鵝”的頻率不高,但并不代表此領域為“風險洼地”。
她表示,無論是民用產品如輪椅車、避孕套,還是醫用產品如麻醉針、手術衣,目前在國內都較為興旺,同業競爭激烈,“尤其是避孕套和隱形眼鏡護理液,外資大牌市場份額多年來居高不下,如果國產貨再出現質量問題,則會將不少中低端市場也丟掉。”
此外,她分析指出,藥監局未來對醫療器械的監管抽查也將越來越嚴格、頻密,“帶有‘醫療’稱號的產品都屬于特殊商品,其專業性、安全性尤為重要,曝光會對自身品牌、產品傷害不小。”